卫东 研究员 宁夏农科院
2011-8-15
1、粒肥的追施
水稻高产施肥的原则
1)重视化肥,配合有机肥。
2)氮、磷、钾肥配合施用。
3)适量施肥与配方施肥。
施肥方法:
1、施足基肥。2、早施蘖肥。3、巧施穗肥。4、酌情施粒肥。要讲究少吃多餐。
施肥量:
高产水稻全生育期亩施氮18-20公斤,五氧化二磷8-9公斤,氧化钾5-6公斤。磷钾肥随50%氮肥做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土壤,返青肥占10%,分蘖肥占20%,穗肥10%、粒肥10%。
粒肥的施用
粒肥有防止水稻后期早衰,延缓出穗后叶面积下降,提高叶片光合能力,增强根系活力,促进籽粒灌浆,减少秕粒、增加粒重的作用。但粒肥施用不当会引起贪青晚熟。因此,粒肥的施用一般是在安全抽穗期前抽穗或生长后期有早衰、脱肥现象时才能施用。粒肥最迟应在齐穗后10天施完。施肥量应根据水稻长势和叶色浓淡来确定,一般不宜超过总施氮量10%。土壤肥力高、前期施肥充足、水稻长势良好的稻田可不施粒肥。
2、水层管理
水稻各生育阶段的配水原则
1)返青阶段
需要水层护理,浅水勤灌。
2)分蘖期
分蘖期要采用干湿交替的水层管理措施,可适当晾田。有效分蘖临界期要进行晒田,以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,有利于防止倒伏。
3)孕穗期
水稻孕穗期(枝梗分化期到抽穗)是地上部生长最旺盛、生理需水最旺盛的时期;又是水稻一生中根系生长发展的高峰期。要有足够的灌水量满足稻株生长的需要,深水护胎有利于防止孕穗期低温对减数分裂的影响。
4)灌浆结实期
灌浆结实期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,能显著提高根系的活力和稻株的光合功能,提高结实率和粒重。
3、病虫草害防治
水稻稻瘟病的防治
真菌性病害,主要分为苗瘟、叶瘟、节瘟、穗茎瘟、枝梗 瘟和粒瘟。
当前主要以预防穗茎瘟为主。
防治方法:在水稻抽穗前后,各用40%富士一号100ml/亩或三环唑100g/亩兑水15kg喷雾进行防治。
水稻恶苗病的防治
病原菌:有性时期为子囊菌亚门赤霉菌属,无性时期为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。
症状:苗期生长细弱、徒长、中期基部节着生倒生根,叶色淡黄。
传播方式:种子带菌或稻草带菌。
防治方法:浸种或种子包衣。
杂草稻的防除
症状:落粒,粒大,米红色,不种自生。
主要危害:一是影响产量,二是增加成本,三是影响稻米的商品性。
防除方法:一是建立无杂草稻种子田,二是生产田深翻,三是人工拔除。
水稻后期杂草的防除
8月10日左右,水稻穗抽齐后,前期田间除草不彻底的,要人工拔除已抽穗的稗草草穗,减少下一年的草籽密度,留种的田块同时拔除杂草稻及恶苗病株。
稻飞虱的防治
今年我区水稻大面积受到稻飞虱的危害,大部分地区已进行了一次防治,建议还没有防治的地区要进行防治。
主要为害:刺吸汁液、产卵刺痕、分泌蜜露滋生霉菌、传播病毒病。
防治方法:每亩用毒死蜱50ml兑水喷雾。
4、倒伏的预防
水稻倒伏的两种类型,一种是根倒,另一种是茎倒。
主要原因:一是品种不抗倒;二是耕层浅,插植密度大;三是肥水管理不当,片面重施氮肥,造成徒长。
防止倒伏的主要措施:选用抗倒品种,合理稀植,平稳施肥,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,合理灌溉,前期浅水灌溉,拔节期适当烤田,后期干干湿湿,提高根系活力,喷施生长调节剂。
5、适时收获
水稻的适时收获
9月20日左右,水稻处于黄熟期,活杆,95%籽粒变黄,稻谷含水量达22-23%时即可以开始收割。
6、科学贮藏
稻谷的科学贮藏
水稻收获后进行适度晾晒,有条件的可进行烘干,使稻谷含水量达到16.5%时贮藏最好,既能保证不发霉变质,又能保证大米品质。